強化學生的環境素養及科技素養,是為大學追求永續發展之要務

April 30, 2024

編按

  自1960年代起,各地層出不窮的環境問題促成全球性環境運動。除了從治理模式、經濟政策、新科技發展等面向著手,教育系統的改革更是被視為有效解決環境問題的重要途徑,藉由教育強化學生的環境與科技素養成為環境及永續教育的首要之務。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曾鈺琪副教授,研究專長為環境教育、環境保育心理學、氣候變遷教育、戶外教育等,並開授多門環境教育、環境永續相關課程。曾鈺琪老師在教授環境教育碩士班課程時,曾鼓勵研究生規劃和執行校園或社區氣候行動,本文封面圖即為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研究生與學校附近商家討論如何鼓勵大學生自備餐具購買餐點之策略過程。下文將更近一步回顧國際環境教育的發展脈絡,並剖析臺灣環境與永續發展教育的概況及展望。

 

環境教育是達成永續發展目標的途徑

   1960年代起的全球性環境運動,教育系統的改革始終被視為一項有效解決問題的途徑,其中包含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及非正式教育如媒體傳播、環境解說等。這種嘗試以各種形式的教育管道撲天蓋地呼籲個人及團體環境行為的改變,始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連同聯合國環境署(UNEP)於1977年10月在前蘇聯喬治亞共和國伯利西市舉辦世界首次的政府間環境教育會議。該會議共有265個非政府組織代表團和65國政府代表參與會議並共同支持《伯利西宣言》。該會議正式在國際場合中提出環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一詞,同時賦予環境教育在保存及改善全球環境系統的重要角色,更建議應在當地社區、國家、區域、國際等層級向所有人提供學校與非學校系統的環境教育機會和資源,以培養一般公民、環境工作者(特別是容易破壞環境的組織或從業人員)、科學家和教育者等群體,學習和認知到人類社會、經濟、政治發展必須仰賴生態系統,並提供個人和團體採取環境行動所必要的知識、價值觀、態度、承諾和技巧以保護和改善環境。

 

四十年前提出環境教育的終極目標在於打造新的個人/社會與環境的道德關係(即環境倫理),並創造能與環境共存的個人和集體的新行為模式。延伸同樣的關懷,聯合國在1987年由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宣言,提倡永續發展的概念,在環境教育提倡的環境保護理念中再納入世代正義的概念(註1)。後續聯合國大會又於2015年提出「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並提出17項人類社會共同面對的永續發展議題,亦即現在耳熟能詳的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goals, SDGs)。

在倡議和推動永續發展的歷程中,教育依然被視為推動環境、社會與經濟進步的重要管道。聯合國先於2002年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宣佈2005年至2014年為永續發展教育十年計畫,再於2017年出版《永續發展教育目標:學習目標》(註2),再次強調環境教育仍是永續發展的教育核心(註3)。

曾鈺琪老師協助高中教師設計和執行環境議題和行動相關之多元選修課程。
上圖為惠文高中學生在電腦教室運用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學習氣候科學。下圖為景美女中學生向師長展現各組在校園或社區執行氣候行動之成果。

高等教育中的環境/永續發展教育現況與問題

一、國內概況

   臺灣在2010年通過環境教育法(註4),是當時全世界通過相關法規的六國之一。環境教育法巧妙地將永續發展的精神融入,並要求高中以下學校、公務單位、政府相關組織和基金會每年至少進行四小時的環境教育,期望能維持國民的基本環境素養以培養具環境倫理的公民。該法也推動環境教育人員和場所的專業認證制度,同時扶植環境教育訓練機構開課培養未來的環境教育專業人員。有趣的是,截至2024年04月為止,通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簡稱環保署,現為環境部)認證的24所環境教育機構中,有87.5%(21所)是以公私立大學為申請單位,此外全臺至少仍有六所以環境教育為名的相關碩士班(含在職專班),高等教育儼然成為臺灣推動及培養環境教育人才的主力

然而,當環保署(現為環境部)於2013及2019年進行全國性的環境素養調查,並於2020年開始調查不同社會群體的氣候素養後,發現大專院校學生的環境素養與氣候素養表現不盡理想(詳見下圖),例如有超過70%的大學生未曾參與過因應氣候變遷的公民活動(註5) 。這些調查結果與更早之前學者對大學生所做的環境素養及氣候變遷或全球暖化素養之相關研究結果相近(註6)。

二、跨區域概況

   除前述國內調查成果,與環境素養中的環境態度和行為意圖有關之跨國調查也發現,臺灣大學生在新生態典範的環境信念(廣義的環境態度)和環境行為意圖之積極程度,顯著高於日本大學生,但臺灣大學生較不願意參加公共性高的環境行動,例如捐錢、加入環境相關公民或學生組織、進行環境議題連署活動等,且環境信念也無法預測參與公聽會、支持環保政黨、檢舉環境破壞事件等與政治或法律相關的環境行動(註9)。

 

另一個橫跨美國、俄國、瑞士、臺灣、秘魯五國的初步調查也發現,臺灣中部大學生的環境認同得分(environmentalidentity,亦為廣義的環境態度內涵之一)在所有國家中墊底,且環境認同與環境關懷的相關性最低,與環境行為的相關性也不高(註10)。雖然這些初步的跨國調查無法代表臺灣或其他國家所有大學生的實況,但初步發現仍與前述臺灣學界或環保署調查結果相似。綜合前述政府調查與學術研究結果,作為環境教育推動主力的大專院校,其所培育的大學生之環境知識、環境覺知、行動技能和意圖等似乎還有進步空間。

 

   除前述全國性調查資料與相關研究結果揭示的大學生環境與氣候素養概況外,筆者自108學年第二學期開始教授「環境倫理」通識課程時,同樣發現大學生(不論年級和科系背景)有些共通特性,包括下圖五項:

這些教學現場觀察和課程的初步評量結果都暗示大學需為學生創造更多的環境教育方案,特別是提供環境科學和最新國際發展趨勢、澄清個人倫理立場和強化環境行動能力之參與機會。其中,科技與科學教育相關素養(例如科技素養)的培養更為關鍵,因為當環境及永續議題越趨複雜和不確定時,大學生需要有收集和解讀議題資訊、閱讀科學報告並理解科學原理、判斷並重新組織傳媒訊息、提出解決方案、運用社會媒體或科技平台召集和執行環境行動等能力。

跨領域研究與實務的挑戰:科技素養與環境/永續發展教育的結合

   即將進入職場的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主力,亦為剛獲得政治權的年輕公民,不論在私領域的工作和生活、還是在公領域的社會、經濟、環境等公共議題的參與,他們都是影響臺灣未來環境保護、永續發展和環境教育政策的重要力量。因此,當大專院校強調社會責任、追求高等教育永續發展同時,也應正視和解決大學生環境素養低落的現象和問題。但這需要從檢視聯合國四十年前提出的環境素養和教育項目之合理性和適切性開始,因為當時提出的環境知識、覺知、態度、技能、行動等教學內涵及目標可能都需進一步針對現今環境議題之複雜性(如氣候變遷)和新興科技發展(如新社群媒體、數位學習、人工智能等)而調整學習內容和教學策略,甚至也要將影響個人或集體行動的其他心理因素和相關理論如希望感、自我效能等,或因應議題特性的特殊教學策略如審議式民主、風險溝通、關鍵永續能力(註11)等納入。

 

以氣候變遷為例,這種具有長時間、全球尺度、抽象、跨領域、充滿複雜動態及不確定性的環境問題已讓現有的各種環境問題變得更加複雜而難以預測或解決,從而挑戰各國政府及公民思考透過科技來監測和解決氣候衝擊的創新治理模式或政策。此外,這類跨環境、社會和經濟系統的發展議題也讓教育系統及學校教師在教授相關環境問題時面臨挑戰。

 

同樣地,在課程與教學內容更為彈性自主的高等教育中,大學教師更需審慎思考環境教育原已強調的環境素養是否足以讓大學生理解和應付這類跨系統、動態、複雜又充滿不確定性的永續發展議題,甚至可能需要透過研究或跨領域合作,將原有的環境素養結合不同研究學門強調的議題素養(如前述的科技素養),引導年輕公民理解新興科學和科技議題與環境、社會之間的交互影響,並融入適切的科技設備與科普傳播策略,以有效溝通環境風險並培養大學生的氣候風險覺知與氣候行動。

曾鈺琪老師於任教大學教授環境教育碩士班課程時,鼓勵研究生規劃和執行校園或社區氣候行動之過程。
上圖為研究生與大學附近商家討論如何鼓勵大學生自備餐具購買餐點之策略。下圖為研究生向大學總務處師長說明和溝通環境樓頂樓太陽能板修復之可行性。

參考資料

註1:UNESCO, UNEP, 1978, Intergovernmental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bilisi, USSR, 14-26 October 1977: finalreport.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032763

註2、7:梁世武、劉湘瑤、蔡慧敏、方偉達,2013,《環境教育能力指標暨全民環境素養調查》,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專案工作計畫報告,EPA-100-EA11-03-A264,未出版。

註3: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2023, UNESCOdeclare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must be a core curriculum component by 2025.https://www.unesco.org/en/articles/unesco-declares-environmental-education-must-be-core-curriculum-component-2025.

註4:該法延續1977年伯利希宣言的基本理念並融合2002年永續發展教育精神,法規網址: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O0120001?

註5、8:伍佩鈴、葉欣誠,2021,《全民氣候變遷素養調查先導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研究計畫報告,EPA -109 -D0-54,未出版。

註6:周儒、潘淑蘭、吳忠宏,2013,〈大學生面對全球暖化議題採取行動之影響因子研究〉,《環境教育研究》,第10卷第1期,頁1-34。

潘淑蘭、周儒、吳景達,2017,〈探究環境素養與影響環境行動之因子:以臺灣大學生為例〉,《環境教育研究》,第13卷第1期,頁35-65。

註9:Tseng, Y-C., Sakurai, R., To, K, 2021, Comparingundergraduates' connection with nature and new ecological paradigm in relationto intention of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in Taiwan and Japan. Japanese Journal of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1 (2), 38-50.

註10:Clayton, S., Czellar,S., Nartova-Bochaver, S., Skibins, J. C., Salazar, G., Tseng, Y.-C.; Irkhin,B., Monge-Rodriguez, F.S, 2021, Cross-cultural validation of a revisedenvironmental identity scale. Sustainability, 13(4), 2387.

註11:UNESCO, 2017, Education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Learning objectives.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247444

 

延伸閱讀

公視新聞網,2020,《環境素養調查民眾「減塑」觀念逾80分》。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8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