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S07
成果
2024
2023
2022
最新消息
徵件
科傳專欄
科傳影音
研究資源
EN
No items found.
國科會「科技、社會與傳播學門」是呼應科技傳播、科技素養教育與科技溝通趨勢的跨域學門。期盼廣納公民社會乃至於自然生態的多元觀點,藉此增進全民對科技社會的理解、反省與改變。歷年來本學門透過補助學界、科技展示與政策部門的研究計畫,促成人文社會、教育和傳播學者與實務單位的合作,豐富了科技議題的社會面向,進而提升公民的科技參與,成果斐然。我們鼓勵多年期、整合型,具有跨域與理論視角的研究提案,歡迎大家的加入!
六大主題
1. 科技治理與政策
2. 新興科技與社會的交互影響
3. 科技風險
4. 科技素養與教育
5. 科技與傳播
6. 文化、歷史與科技
四大優勢
1. 提供初次申請本學門與新進人員的個別諮詢
2. 審查品質與通過率穩定
3. 鼓勵多年期與整合型計畫
4. 歡迎其他學門執行計畫者以第二案與本學門合作
學門規劃重點
download
最新消息
2023-11-17
2023 口語或文字:盲人閱讀的過去與未來
→
2023-10-03
2023 年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社會與傳播」學門成果發表會議程
→
2023-10-03
2023 年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社會與傳播」學門成果發表會海報
→
2023-10-03
2023 年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社會與傳播」學門成果發表會活動手冊
→
2023-05-12
2023 科傳新秀演講:人文、水文與發展的歷史省思
→
2023-03-15
2023 公共化AI STS學門推廣工作坊
→
更多
海報發表
A組
B組
A-01
蔡友月
全球風險、不確定性與健康治理:台灣COVID-19一線醫療人員的臨床敘事
→
A-02
李明穎
野生動物保育的社會建構:石虎保育的地方教育
→
A-03
蔡蕙如
「觸不到的新聞」與平台化閱聽人新聞接收分析:反思平台霸權下的新聞價值與閱聽人測量指標
→
A-04
周桂田
淨零轉型下能源平等與脆弱群體_科技治理研究
→
A-05
張鳳琴
產官學與親師生對網紅行銷與揭露的理解與因應
→
A-06
黃宣穎
閱讀「知我」:當代中國治療文化的民族誌探索
→
A-07
張晏蓉
拒絕網路違規食藥廣告誘惑:運用Temporal Self-regulation Theory提升高血壓病人用藥依從行為
→
A-08
邱春瑜
名稱的故事:智能障礙定義、制度、生命故事共同演化之研究
→
A-09
陳宗文
從病毒到宇宙、從實驗室到美術館:Bruno Latour思想生命之追隨、轉譯與著地
→
A-10
陳建源
乳酸菌飲品與它的時代夥伴們:以台灣可爾必思及養樂多為例
→
A-11
陳佳欣
策展科學概念:以大學博物館的醫療人權展為案例
→
A-12
陳恒安
灰色和平:臺灣環保運動中的生態學知識內容與生態論述的敘事策略
→
A-13
石明人
科技中的慰靈祭:近代臺灣與日本實驗室動物祭祀儀式的比較研究
→
A-14
何昕家
中小學永續發展目標(SDGs)素養課程與教學實踐取徑之研究
→
A-15
顏瓊芬
大學生如何面對永續發展議題中的意見衝突──探究以DeSeCo 2.0發展之議題判斷課程的實施與成效(1/3)
→
A-16
郭文平
科學假新聞文類及其論述:從陰謀論到俗民迷思
→
A-17
邱大昕
行動中的科技:社會工作與STS的對話
→
A-18
林季怡
永續創新素養測量與影響因素之研究:科學文化之溝通觀點
→
A-19
羅尹悦
科學新聞與他們的產製:作為科學家與記者建構知識意義的競合領域
→
A-20
許宏彬
地方知識、社區照護與生命敘事:以醫療史及科技與社會觀點思考並參與在宅醫療
→
B-01
蔡俊彥
元宇宙使用者的使用意向、行為與議題感知之研究
→
B-02
吳建昌
以科技與法律治理分析探討加工自殺與自殺防治之政策:範疇界定回顧與臺灣民眾調查研究
→
B-03
蔣佳玲
當理工認同與偽科學相遇:以星座占星與綠色乖乖為例
→
B-04
林樹聲
「我的呼籲你聽見了嗎?」——探究全球氣候變遷訊息在不同社群之傳播、選擇和運用
→
B-05
嚴曉珮
王紀五與戰後台灣科學外交
→
B-06
聶西平
青少年社群媒體效果的差別感受性:正向的數位親子關係
→
B-07
陳怡璇
信不信由我!探討社群訊息如何製造仇恨與不信任,以混合方法建構選擇信相信理論
→
B-08
洪靖
技術研究向前走:人類形象的重構與政治應用(1/2)
→
B-09
劉湘瑤
爭論性議題的科學知識建構方法、案例分析與科學傳播教材開發:以食安、環境議題為例
→
B-10
楊智元
離岸風電開發中的生態技術政治和環境知識共生:以鯨豚、候鳥與魚類為例
→
B-11
陳憶寧
科技使用與隱私計算:自我揭露、疫情監控與未來娛樂
→
B-12
林翠絹
疫情資訊傳染病危機: 探討健康假訊息與深偽科技之風險傳播研究
→
B-13
張淑卿
修補心臟:台灣心導管技術的發展歷程、實作與人員培訓,1980s-2010s
→
B-14
蔡甫昌
疫病大流行下的困難決策:重症醫療資源與疫苗之分配倫理及政策制訂機制探討
→
B-15
王秀雲
「非刀劍,是犁頭」:臺灣核子科學的展示、傳播與轉譯, 1950s-1970s
→
B-16
李松濤
新冠肺炎資訊疫情中的科學新聞傳播溝通與課程設計研究
→
科傳影音
10/6/2024
【2024 科技、社會與傳播學門成果發表會】經驗交流──申請計畫交朋友:從一般專題研究的個別型計畫到整合型計畫或專案計畫
蔡俊彥、蕭蘋、顏瓊芬
→
10/6/2024
【2024 科技、社會與傳播學門成果發表會】專題演講──開放科學在臺灣:跨領域視野下的開放研究資料、再現性實踐與公⺠參與科學
鄭瑋
→
10/5/2024
【2024 科技、社會與傳播學門成果發表會】專題演講──溝通科技與社會:拼裝∕整合科技傳播和科技與社會
陳瑞麟
→
10/5/2024
【2024 科技、社會與傳播學門成果發表會】開幕致詞與科傳貢獻獎頒獎
蘇碩斌、周倩、簡美玲
→
10/6/2023
【2023 科技、社會與傳播學門成果發表會】專題演講──Science Education in Context: 從科教到科傳的旅程
劉湘瑤
→
5/18/2023
【2023 科傳新秀演講:人文、水文與發展的歷史省思】活動宗旨與會後評論
郭文華、Juyoung Lee
→
更多
研究資源
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 (Taiwan STS Association)
http://sts.org.tw/
Go
download
中華傳播學會 (Chinese Communication Society)
http://ccstaiwan.org/
Go
download
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 (Association of Science Education in Taiwan)
http://www.ase.org.tw/
Go
download
《科技、醫療與社會》期刊
http://stmjournal.tw/
Go
download
《中華傳播學刊》
http://cjctaiwan.org/
Go
download
《東亞科技與社會國際期刊》
https://www.easts-journal.com/
Go
download
《傳播研究與實踐》期刊
https://jcrp.shu.edu.tw/
Go
download
科技。人文。涵多路——人、機、自然等異質結合體
https://stshandoru.tw/
Go
download
活動剪影
2024 學門成果發表會
more
活動錄影
活動手冊
download
活動剪影
2023 學門成果發表會
more
活動錄影
活動手冊
download
活動剪影
2022 學門成果發表會
more
活動錄影
活動手冊
download